推广 热搜:

「三败俱伤的年代病」功利的教育、焦虑的父母、空心的孩子

   日期:2024-12-14     来源:www.ncgtsm.com    浏览:390    
文章简介:来源 | 中国网教育频道    作者 | 徐凯文1整个社会都空心了不久前,一位学生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是:我目前手里有一瓶神奇的药水,不了解滋味怎么样。他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所以我快点回复。

来源 | 中国网教育频道    作者 | 徐凯文

1整个社会都空心了

不久前,一位学生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是:我目前手里有一瓶神奇的药水,不了解滋味怎么样。

他是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所以我快点回复。我问他这是什么水,他告诉我是氰化钾,十秒钟致命。这是我拓展过的距离最远的自杀危机干涉,当然这个孩子救回来了。

去年5月的一天,我正在上晚课,一个校外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打来电话,他说有个来访者是学生,目前仿佛在宿舍服毒自杀,我问清事情原委,启动危机干涉程序,在宿舍里找到这个同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回来。我认识这个学生已经四年了,入校时就是某省高考考试前三名,进了高校后第一个学期的成绩是学院1、,但就在那个学期,甚至在此之前,他已经有尝试自杀的历程。

他原本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可以做非常不错的学术和科研的孩子。过去四年,大家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他的爸爸妈妈还有院系的老师都竭尽所能想把他引回正轨。四年了,住院、吃药,所有治疗方法都用尽了,他还是了无生念,最后他的爸爸妈妈决定让他舍弃学业,退学回家。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很痛心的。我见过不少很出色的孩子,我目前跟大伙所说的也都是在名校中最棒的学生们,他们中的不少都有紧急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三番尝试舍弃生命。

我要讲的是,这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很紧急的新状况,我把它叫做“空心病”,我不觉得只不过学生空心了,整个社会空心了,才有如此的结果。大家常常会说如此一句话,假如孩子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师都有问题,不然,孩子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

我得到我的来访者们的许可,他们将亲身感受写出来告诉我。有个高考考试状元说,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要得到哪种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活过,所以他会随便地舍弃我们的生命。

还有一位同学告诉我,“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需要,假如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更不是说由于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高兴了,我不了解为何要活着,我一直对自己不满足,一直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如此的生活好像没头。”

2空心病的核心是什么

我先简单说一下什么叫空心病。

空心病看着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衰退、快感缺少,假如到精神科医院的话,必然会被诊疗抑郁症,但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作为精神科大夫,大家有个拿手的杀手锏,就是任何抑郁症病人假如用电抽搐治疗,他都可以在短期内飞速恢复,但电抽搐治疗对空心病都没用。

这类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其他人的称许,但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不过不了解为何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比较温和的方法,当然也给大家机会把他救回来。

但,核心的问题是缺少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所以大家回到一个很终极的问题,人为何要活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大家来讲非常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们这样的情况并非刚刚产生的,他们会告诉我,我从初中的时候就有如此的疑惑了,直到目前我才做了决定,要结束我们的生命。传统的西方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他们都效果不好。

这时,对于一个危机干涉者,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师,或者千千万万的爸爸妈妈,和教育工作者来讲,大家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大家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什么,大家内心当中有吗?假如大家没,大家如何给到他们?

3中国社会愈加焦虑

大家来看看目前中国的状况。

我用了一个焦虑经济学的词。我确实感觉可以叫人去烧钱,去盲目烧钱的方法会把人搞焦虑,搞崩溃,搞恐惧,这大概也是大家这个年代的一个特点。

大家看一下中国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个中国人当中只有1个人患有精神障碍,而这个数据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7.5%,在座有1000个人,大家在座的应该有180人需要去安定医院,都要看病了,而且未必能看好。

中国人的精神障碍是如何变得这么糟糕的?主如果焦虑症和抑郁症愈加多。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目前是13%,至少每100个中国人当中有13个人是焦虑障碍病人。

更糟糕的是抑郁症。20年前,我刚做精神科大夫时,中国人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目前是6%,增加了120倍。这是个爆炸式的增长,我感觉这里面有很荒唐的事情。过去3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飞速发展,出了什么事?

再看看美国,大约30%的美国人一辈子中会得一次焦虑障碍。美国人抑郁症发病率约为9.5%,美国人的终身患病率是20.8%,也就是说,大约一半的美国人不是焦虑就是抑郁。精神障碍整体发病率在美国是26.4%。也领先于国内的17.5%。这就是全球GDP2、和1、之间的差距。

过去三十年恰恰也是大家向美国学习的三十年——大家和美国人一样焦虑和抑郁了,甚至于向美国人学习来了如何通过激起焦虑和恐惧来促进消费。我把这个根植于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经济模式叫做焦虑经济学。我想这也是大家需要深思的。

4学生躲到网咖打游戏,是教育的失败

大家来看看目前的教育,对不起,我下面要说的话可能要得罪各位,大家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我1997年开始做精神科大夫,当时的精神病院里门可罗雀。但大约从2000年开始,每当寒暑假的时候,很多的学生会来住精神病院,他们上网成瘾,焦虑,强迫,他们和爸爸妈妈关系出现了紧急的破裂问题,爸爸妈妈有勇气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去,可见真的没方法整理了。

大家的处置问题方法是什么呢,把他们送到上网成瘾学校,让他们同意电击的惩罚,这是教育吗?这是推卸责任,本身爸爸妈妈和教育是问题的根源,大家不看到我们的根源,只看到他躲到网咖去打游戏,他为何要躲到网咖打游戏,是由于教育的失败。

大家教育的最大收获好像就是学生做试题,有句时尚语:提升一分干掉千人。你知不知道?我做心理健康咨询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同学如此的价值观扭回来,你周围的同学是你的敌人吗,他是你生活最大的财富啊!大家的课堂是什么样子,不断暗示孩子自杀,为了好的成绩可以不惜生命。

整个国家自杀率在大幅度降低,但中小学自杀率却在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孩子已经等不及进大学,他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有自杀行为了。

大家来看看有的学校应付的手段是什么?某所著名的超级中学,所有些走廊和窗户都装了铁栅栏,我在精神病院里面工作,精神病院才是这个样子,我的博士论文在监狱里做的,监狱才是如此子,但大家居然有本事把学校变成了监狱和精神病院,只须守住这类孩子,让他们考上大学,然后让他成为我的来访者。

5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我下面要谈的问题,会让大伙愈加沮丧。在一个初步的调查中,我对出现自杀倾向的学生做了家庭状况剖析,评估这个孩子源于什么家庭,哪种家庭,爸爸妈妈是什么样职业的孩子更容易尝试自杀——中小学教师。

这是一个38名学生危机样本,其中50%源于教师家庭,而对照组是没出问题的孩子。教师家庭还是非常成功的,对照组的学生其中来自教师家庭的占到全部家庭的21%,问题是为何教师家庭的孩子出现这么多问题?

我感觉,所有向分数看,忽略甚至舍弃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的教育已经成为不少教师的教育观——他们完全认同如此的教育观,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甚至愈加变本加厉地推行,可能是致使教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重要原因。

当教育产品化将来,北大钱理群教授有一个描述和论断我感觉很准确,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制的利己主义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为何他到学校会问老师“老师,我做这个工作对我有哪些好处?有益于我保研吗?有益于我拿奖学金吗?我为何要去帮助其他人?”假如他们问出如此的问题,大家除去感觉“这类孩子如何会如此”的同时,大家是否要问一下,他们的价值观从什么地方来?我想说的是,大家这类父母和老师,或许自己就是精致利己主义者,而孩子,是向大家学习的结果。

6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教育到底是为何,学校到底是为何?大学到底是为何?我先引用一下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新上任时做的演讲,他对此做了一个回答。他说北京大学可以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贡献一些哪种力量,国家和民族需要高校干什么?这是高校的使命。他讲完这句话将来,全场800多人掌声雷动。

但大家仿佛早就抛弃这类了,大家觉得崇高的东西不值一提,大家需要的是目前能挣到钱吗?但学生已经不认同了,由于他们不缺钱。

过去有一个学生,他退学是什么原因,学习经济管理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他高考考试填志愿想学习历史的时候被所有人嘲笑,说脑子进水才会学习历史。后来这个同学尽管经济学得非常不错还是需要退学。

十一假期,我带学生们去了万安公墓,由于我要和学生一块找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大家在公墓当中看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衣冠冢,这上面是一个老师叫尹荃。尹荃老师1970年在十年浩劫中含冤过世,她没子女。

19年后她的学生为她在公墓买了坟墓,写了如此的悼词:40年来,循循善诱,陶铸群伦,悉心教职,一直如一,无辜蒙难,备受凌辱,老师一生坦荡清白,了无点污,待人诚恳、处世方正,默默奉身教育事业,终生热爱教师生涯,其情操其志趣足堪今人楷范。

我不了解大家在座的教育工作者在生活走到尽头的时候,有多少学生会对你有如此的评价或者一定。我要说的是,教育本身是很神圣的职业,但假如大家把教育只不过当作一个谋生的工具,当作获得资金的一个方法,或者达成自己其他目的的话,当然这是一种选择,但我会感觉大家好像舍弃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7教育,从做值得孩子尊重的人开始

我在这儿还想提一个问题,这是我经过这类事情未来的考虑。我跟那些空心病的学生交流时,他们为何找不到自己?由于他们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没可以让他们看到一个人如何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个大概是根本缘由。

我想问大伙,也问我一个人,大家尊重自己吗?大家尊重我们的职业吗?大家有没把我们的职业当作是一种使命和召唤,去领会其中的深切的意思。作为爸爸妈妈,大家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儿?大家有没给孩子真的的爱和伴随?在这个买椟还珠的年代,我感觉大家扔掉了不少东西,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目前心理健康咨询的需要成倍地增长,大家危机干涉发生频率也是飞速地增长,孩子进学校之前他们就已经绝望了。所以作为一个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和心理科大夫,我呼吁:真的要救救孩子!他们携带紧急的问题进入高校,进入大学,他们被应试教育,被掐着脖子的教育摧残了创造力。

有一位研究生导师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一个学生做研究老出问题,是很小儿科的问题。这个导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何出现这类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去的,他说:“老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一个研究生,用重抄一百遍的方法改正他的错误。大家这类孩子根本没长大,还在小学阶段。

教育做什么?我感觉大家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去做值得学生和孩子尊重的人,大家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大家要给他们世上最好看的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资金,不是权力,是尊重,责任,是爱,是发自内心的持久美的体验美,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请许给他们——大家最珍惜的孩子一个美好的生活!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